從生物的演化觀點來看,哺乳類的育幼時期較一般動物長,尤其以人類為最。舉例來說:老鼠壽命最長2年,出生後3天睜眼,21天進入青春期;小狗可生活到十來年,出生兩週後母親就漸漸不再呼應幼犬叫聲,約1個月斷奶可自行覓食.若人類的壽命平均為80歲,我們的育幼期到什麼時候呢?1歲, 7歲,15 20歲還是更久呢?我認為孩子他們幾歲可以獨立,那就是育幼期的結束。
在現今少子化又知識爆炸的時代,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希望他們一路平順,無災無難,甚至萬事代勞,只要他們一路往前到達目標。我在台大醫學系教書的那些年,輔導過幾位孩子轉系,當年的社會風氣以為最好的職業是醫師、律師、會計師,尤其醫師是首選。這幾位孩子因為成績很好,被長輩勸說來讀台大醫學系——當時全台第一志願。父母在榮耀之餘也覺得盡到責任了,然而那不是孩子的興趣、天賦及志向所在,到了大三就撐不住了。所以應該要來想一想,什麼是努力的最終目標?這是孩子要的還是父母想的?那樣的成功與榮耀是誰想要達到的?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戴維·麥克利蘭(David C. McClelland)提出習得需要理論(Learned Needs Theory),認為人類多數的心理需要係源於文化學習,其中三種是「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權力需要」(need for power)和「情感需要」(need for affiliation)。成就需要是指個人對於自己認為重要或有價值的工作,不但願意去做,而且力求完美的一種內在驅力,因此提高工作效率,獲得更大的成功,他們追求的是在爭取成功的過程中克服困難、解決難題、努力奮鬥的樂趣,以及成功之後的個人的成就感。這讓他們有想超越自我或他人,並成為達成某種設定目標及追求成功的動機。
權力需要是指一個人希望能對他人發揮影響力,把工作做好的一種內在驅力,因此他們會爭取有影響力及地位的機會,並產生自我績效的要求。情感需要是指一個人盼望能和他人維持親密關係,獲致他人友誼的一種內在驅力。希望與他人建立正向、友善以及親密的社會互動,並期望人際互動過程中尋求他人的接納。這三種需求都可成為人類行為的動機,對個人來說,三者可能互有影響,所謂的成功就是滿足實現、達成個人的需求,也就是創造及完成出有價值、有意義的結果。
誰來創造孩子成功的機會?(1) 遵從師長的規劃,因為他們嚐過的鹽比孩子吃過的米還多;因為他們渡過的橋比孩子走的路還遠;( 2)別人有學,所以送她也去補習或是學這個才藝; (3) 聽說學這個對孩子以後發展很好; (4) 學會了對升學有幫助; (5) 學會了對謀生有幫助; (6) 覺得孩子適合就讓他學。發現了嗎?這個多選題的選項都是從師長的觀點來看,孩子未必是這樣想的。
如何給孩子成功的機會呢?我想可以經由下列四個步驟來進行:
- 訂定合宜的目標
不管做任何一件事情,除了「擁有能力」去達成目標之外,「願意做」也是相當重要。所以目標的訂定及達成的階段最好是孩子自己提出來或是親子之間達到的共識。有時候孩子可能也不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裡,那我們就一起來探索及體驗.
我家小孩曾立志20歲就可以獨立,可是他不知道什麼是他的生涯目標,所以12歲的他就自己跑去IKEA訪問店員,問他們當店員需要什麼能力,不同學歷對做的工作及薪水有沒有影響。所以當我知道他的需求之後,能想到的協助就是幫他找到職業探索的機會,讓他能比較清楚知道這些職業的內容及差異,等到他參加了這些有實作的職業探索,才真的發現原來想像和現實的差距。
他以為自己很喜歡烹飪,發現餐飲、烘焙有時間壓力,也需要力氣,手腳慢是個大問題。 他以為自己很喜歡設計類,卻發現化妝品及美容美髮有很多味道,沒辦法忍受。農業類科應該很保險吧?結果他覺得那些肥料、泥土和水棉蘚苔摸起來很不舒服。雖然還不確定什麼是最適合的,但至少知道什麼是做不來的。這在後來選職業類科就幫上大忙了。不會以想像的,蒙著頭亂選。
在這些執行過程也許就產生樂趣,讓他能維持下去。從中建立孩子的自我效能,,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累積課業上或其他表現的可行性,但千萬別替他做。例如原先訂的目標太大,我們可以討論要不要分段分階完成,這樣壓力也沒那麼大,實踐的可能性也變高,往往就能幫助他們的進步。
- 進行獨立的訓練
我們養小孩應該不僅是讓他通過很多考試吧! 除了成績,孩子的行為、完整的人格養成和與人之間的溝通,都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培養孩子能夠獨立自主、明辨是非,在現今社會存活,實踐他的理想。這才是我們為父母所要成就孩子的重點,是我們家庭教育的責任。
在教育上有一個鷹架理論,,最初學生需要在成人或同儕的支持下學習。但是,當學生的能力漸漸增加之後,社會支持就逐漸減少,而將學習的責任漸漸轉移到學生自己身上,如同房子蓋好後,要把鷹架逐漸移開。所以我們給孩子獨立的訓練也是像這樣的情形,和孩子一同擬好目標及計畫,漸漸地放手,讓他有獨立完成的機會。舉個例來說,孩子有生活的技能嗎?他幾歲可以完成簡單的烹飪,採購及長途的交通運用呢?如果孩子還不會,是他能力不夠好,還是我們沒有給他機會練習及實踐呢?
舉例來說,我們協會帶孩子們從爬山開始,除了鍛鍊體力外,也增加互動機會。進一步再以體驗營的活動去認識野外食材,進行野炊,團體活動的學習,促進他們對自我的覺察。這些活動都是逐步去發掘自我能力以及獨立的訓練。當然父母也可以根據孩子的需求,再和孩子共同討論去設計他們練習獨立作業的項目。
- 實行鼓勵性的教育
在合宜目標的達成及獨立能力的訓練中,我們父母老師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累積這些課業,技藝或是才能表現的順境,再給予鼓勵,往往就能幫助他們在各方面進步。
我家小孩小時候有一張願望清單,當他達到目標的60%的時候,媽媽可以帶他去公園溜直排輪; 達到目標的80%的時候,爸爸可以陪他在台中市騎腳踏車; 當他達到目標的100%的時候,爸爸媽媽陪他玩一小時的電視運動遊戲.只要有努力有盡心,雖然距離目標還有點遠,但我們可以指出他用心的部分及努力的成果, 給予適當的回饋,這個就會影響他將來對不同難度活動的選擇,以及對該活動的堅持性。
這個鼓勵不是一昧地讚美,而是能確實看到孩子的優點,並且具體地表達你所發現的過程中的亮點,獎賞要及時。例如:「你今天功課完成的時間比昨天快了5分鐘,那今天玩遊戲的時間可以多10分鐘。」或是「雖然你今天迷路了,可是你能打電話求助,問路人方向,最後順利回到家,真是太厲害!我要給你一個大抱抱,來,我們一起吃蛋糕,你來說說你冒險的故事。」
- 由外在的動機內化為自我的實現
孩子如果能有達到自己的目標,產生成功的結果經驗。這樣的情形一多就逐漸可由外界誘因引起的動力-獎賞,轉變成自我激勵的動能,那就是孩子內化的自我效能、自我實現的能力。
自我效能是與外在環境、個人能力與成就表現等交互作用後的結果,經此過程所產生的自信心會決定其內在動機的高低。因此,自我效能會因任務、事件的不同而有所差異。自我效能的信念除了會決定動機的程度、影響個人對行動的選擇及付出行動的努力程度之外,同時,也影響個人遇到逆境時堅持不懈的程度。學習困難的孩子往往在學校的情境得到的成就感較低,長期下來會讓他們的自我效能變低。這也會為什麼我們老師、家長要特別給孩子成功的機會,讓他建立起成功的經驗。
協會所舉辦的小樹築夢計畫,就是想給孩子們這樣的歷程與成功的機會,歡迎大家來參加!
最後,容我再提醒一點,有時候在往原訂目標前進時,孩子需要時間思考,反應及調整。甚至會停頓下來,大人不要急著催他,,讓他有繼續、中斷或停滯(Keep, stop or stay)的選擇權,這也是他練習評估的能力及有承擔決定及執行後果的機會。這些都是孩子成功的必要過程,也是促進他下一次成功的練習。尊重孩子的選擇,請給孩子成功的機會吧!